以下是关于高低温试验箱安装全流程技术指南,涵盖环境准备、设备定位、系统调试及验收维保等核心环节:
一、安装前环境规划与场地准备
1. 物理空间设计
- 尺寸预留原则:设备四周需保留≥80cm的操作与检修通道,顶部距天花板≥1m,确保空气流通顺畅。例如,容积为1000L的试验箱,推荐独立房间面积不小于4㎡。
- 承重强度核算:水泥地面承载力需≥500kg/m²,若为瓷砖/木质地板,应加装承重钢板加固。
2. 环境参数控制
- 温湿度阈值:安装场所温度维持在15~30℃,相对湿度≤85%RH,避免冷凝水导致电气短路。
- 电磁干扰隔离:远离高频焊机、大型电机等强干扰源,水平距离>5m,必要时增设金属屏蔽网。
3. 基础设施配套
- 供电系统升级:采用三相五线制(380V±7%,50Hz),独立空开容量≥设备功率的1.5倍。
- 排水装置预埋:湿热型试验箱需预置DN25排水管,坡度≥3°引向地漏,禁止直角弯头以防堵塞。
二、设备就位与机械装配
1. 搬运与防震措施
- 倾斜角度限制:运输过程中倾斜角≤15°,防止压缩机润滑油偏移。
- 减震处理方案:底部垫装橡胶减震垫(邵氏硬度60±5HA),降低运行时共振噪音。
2. 水平校准工艺
- 精密找平方法:使用激光水平仪检测,调节底脚螺栓使箱体倾斜度≤0.2mm/m。
- 验证手段:开启振动模式运行10分钟,观察振幅值是否低于0.5mm。
3. 外围接口连接
- 风道密封强化:箱体与通风口间加装硅酮耐高温密封胶,杜绝冷量外泄。
- 试样架定制适配:根据样品形态选配SUS304不锈钢托架,间距保证气流穿透率>90%。
三、电力系统与信号接入
1. 电气安全规范
- 接地电阻强制标准:专用接地桩深埋≥2m,阻值<4Ω,严禁借用建筑钢筋。
- 电缆规格匹配:主回路选用YCW耐寒橡套电缆,截面积按公式计算。
2. 控制系统联调
- PLC程序载入:通过触摸屏导入预设升温/降温斜率曲线,如军工GJB 150.3A-2009中“高温工作”程序。
- 传感器标定矩阵:在箱体几何中心点布置9个热电偶,对比设定值与实测值偏差,超差时启用PID自整定功能。
四、试运行与性能验证
1. 空载老化测试
- 极限工况挑战:连续执行-70℃→+150℃循环3次,每次转换时间≤5min,检验制冷/加热响应速度。
- 数据记录频率:每分钟采集一次温度数据,绘制均匀性分布图,要求工作区任意两点温差≤±2℃。
2. 负载能力验证
- 发热模拟试验:放入总功率2kW的镍铬丝假负载,监测降温速率衰减比,不应低于空载时的85%。
- 开门恢复测试:中断运行开门3分钟后关闭,记录系统恢复正常设定值所需时间。
3. 安全保护机制检验
- 超温双重防护:触发手动紧急停机按钮,确认加热/制冷同步切断;模拟传感器故障,验证自动切换备用探头功能。
- 压力报警联动:人为制造冷却水压低至0.1MPa,检查压缩机是否即时停转并声光报警。
五、文档移交与长效运维
1. 竣工资料交付
- 三维竣工档案:包含设备布局BIM模型、管线走向图及I/O地址分配表。
- 计量证书归档:附带第三方出具的温度均匀性、波动度检测报告。
2. 预防性维护计划
- 季度保养清单:清洁冷凝器鳍片积尘,更换干燥过滤器;年度更换冷冻机油。
- 耗材生命周期表:建立易损件(如硅胶密封条、接触器触点)更换预警机制。